【“三在”工程看实干攻坚】万丈高楼平地起 ——记花林寺镇高楼村水果采摘基地建设【视频】

144
作者 余生陪你去浪费
2020-07-11 21:59 字数 4854 阅读 725评论 0

  远安网(融媒体记者龚明旺、汤姝、余飞 通讯员黄哲)高楼村位于花林寺镇北部,与鸣凤城区隔山相望,曾经是村级班子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的“后进村”。近年来,该村利用“城边角”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打造水果专业村,16家专业合作社流转1002亩土地,种植葡萄、樱桃、草莓、桃子等水果,推出农业观光、水果采摘等农旅项目。曾经无人问津、中低产能的土地是怎样“华丽转身”的,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花林寺镇高楼村水果采摘基地建设项目。

  支部奠基 土地流转收获“别样”效应

  在引进市场主体之初,一个摆在市场主体和村民之间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土地顺利流转?一方面市场主体想要通过降低土地流转费来减少自己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村民想要拿到自己满意的租金才肯把土地流转出去。如何在双方的利益争夺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高楼村党支部经过集体商议,决定成立由村集体牵头运营的高楼土地流转合作社。

  “土地流转,既要让村民愿意,又要让市场主体肯接受,只能是村集体出面,让产业能顺利发展的同时也要照顾到老百姓。村里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村民们把田能更放心地交给我们。”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佑玺说道。

  六年时间,土地流转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002亩,涉及农民351户,重新整治利用撂荒地110亩,仅土地租金一项为农户增收近6万元。同时,土地流转合作社通过收取土地流转服务费,成功让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三年前的不足3万元,到现在仅靠服务水果产业就可达到8万元的突破。高楼村土地流转合作社被授予“市级示范社”的光荣称号。

  大户引领 市场主体带来光明“钱途”

  正是在产业发展中尊重市场规律,16家市场主体纷至沓来,咩咩种植园、七彩果园、瑞丰采摘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市场主体顺利落地,高楼村“四季果园”的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村党支部为了进一步扶持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做大、做强、做优,从基础设施配套和政策扶持进行综合考量,在土地租金的收取上,由过去的每年调整变为每5年调整,减轻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资金压力,使市场主体更有信心在高楼投资远安县网发展。

  在16家市场主体中,落地最早、规模最大的便是荆州人周明的葡萄园。“葡萄园现在种的葡萄有20多种,从6月份开始能采摘到10月份……”为了便于庄园管理和发展,让自己种植的水果能够进入连锁商超,周明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成立了宜昌高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目前公司运营良好,共种植葡萄、红提、草莓、猕猴桃、车厘子等绿色时令水果300亩,带动周边119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增收,36户贫困人口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途径稳定脱贫。

  “我家就住在果叔基地的旁边,常年在果园里务工,老板一天给我开100块钱的工资,我既能照顾家人也能挣到钱。”在远安县益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陈选菊边包装成熟的黄桃边说道。

  群众参与 农旅融合点亮幸福生活

  经过连续多年的“一村一品”水果专业村建设,这里逐渐形成了以汪高线为主线的连片种植区,以观光采摘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也初现市场。依托鸣凤山景区和金家湾旅游度假区,村里共涌现出农家乐12家,高楼村依托农业观光、水果采摘的农旅项目更具人气。

  家住高楼村一组的徐海燕和她的丈夫共同经营着自家的农家乐——瑞丰山庄。“得益于县里发展旅游业,我们家靠近金家湾、鸣凤山和“远马”赛道,位置比较好,就想着回来经营农家乐。”两年来,徐海燕夫妇对自家农房进行了改造,保留旧房子原有框架的同时进行了一些现代化的装修,利用房前农田发展果桑采摘园,霜后桑叶茶、桑葚干、桑葚酒、桑叶粑粑等系列农产品畅销远安网远安县。

  像徐海燕家这样,用自己的农房开办农家乐,为那些到高楼采摘水果、旅游观光的游客提供食宿的农户越来越多,高楼村村民真切地享受到了水果采摘基地建设带来的红利,产业富村、企业带村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湖北远安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