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⑧】周翔炳:银幕变迁看发展 岁月留声在乡村

144
作者 七十二街
2019-10-11 00:51 字数 4579 阅读 693评论 0

  远安网(融媒体记者陈大春、邹金浩 通讯员张华)他与共和国同龄,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块白色幕布、一台电影放映机,伴随着老胶片“哒哒哒”的转动声,他走遍远安农村的角角落落,用肩扛手提为老百姓提供精神食粮。70年时光飞逝,黑白老电影变成了彩色,机械放映变为了数字放映,电影屏幕由小变大,他是远安电影事业发展的见证者。本期《我和我的祖国》访谈,让我们一起走近老电影放映员周翔炳的光影岁月。

  “那天大雪纷纷下,我娘生我在船舱……”这首《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是老电影《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周翔炳得空都会唱上两句。近二十年的农村电影放映生涯,每一首老电影的插曲旋律,都是老周心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远安广大农村,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生活十分匮乏,早上农田里做活,晚上一黑就睡觉,农村基本没有其他的文娱活动。对当时的人们来说,能够在劳动之余看上一场露天电影,简直是一种奢侈享受。

  1971年,政府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区为单位成立放映队,在远安网远安县招选放映员。时年22岁的周翔炳因年轻有文化、政治可靠,被区电影放映队选中,从此与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十七年。在老周家里,至今仍珍藏着一个老旧的笔记本,十七年间的放映信息,记载的清清楚楚。

  据老周回忆,远安最早的电影放映是在1954年,湖北省直属队派了4名职工到远安县从事电影放映工作,当年总共放映了58场电影,观众人数累计达8万多人。

  正如久旱逢甘霖,远安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开启,受到了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村头屋场里冒严寒顶酷暑看一场电影,成为那个年代人们美好的回忆。

  那时,放电影都是晚上放,天还没黑,大家就搬着凳子在屋场里翘首以待。等到电影开始,周围村里的群众都来看,有时最高达几千人,一眼望去,人山人海。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能够看上电影,远安农村电影放映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56年,在省电影放映队的基础,远安成立了县电影队;到1966年,当时远安的每个建制区都有了自己的电影队;随后又发展到每个公社甚至每个村,都有了自己的电影放映队。

  周翔炳说,远安的电影事业最辉煌的年代是1983年远安县网到1984年。当时是58个电影队,放映场次共计11901场,观众累计达515万人。

  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的逐步发展,离不开电影放映员的艰辛付出。上世纪七十年代,远安广大农村仍有一部分地区没有通电,已通电的地区电压也极不稳定,达不到电影放映的要求。带着发电机走村入户,是当时放映员的标配。一个发电机大概是180斤到200斤,再加上老式的放映机、影片、荧幕,一般需要5个人送设备到下一个村。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都是崎岖的山路,运送起来十分困难。老周和他的同事们,就背一背歇一歇,歇完再继续出发。

  寒来暑往,春花秋实。老周和同事们用双脚走遍了远安的山山水水,用肩扛手提为老百姓提供精神食粮,也见证了湖北远安县电影事业的发展和辉煌。80年代后期,国家改革开放取得阶段性成果。电视机、录相机等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足不出户在家就可收看电影,电影放映机构也不断发展变迁。

  从1986年购买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开始,到如今的超大屏数码电视、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换代,作为老电影放映员的老周也充分享受着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待在家里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观看网络电影,通过智能手机观看电影更是方便快捷。

  与此同时,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老周“时代”的胶片电影到如今高清数字电影全面普及。城市里,人们坐在宽大舒适的影院里,尽情享受3D电影带来的视觉盛宴;而在广大农村,随着国家“2131”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高清数字电影依然送到田间地头,屋场院落,老百姓看电影的需求得到切实满足。

湖北远安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